抗疫期间
再怎么强调
科学使用口罩都不过分
小编也要提醒男士们
有个小细节一定要注意
不然会影响口罩的安全性!

近日
美国疾控中心官网指出
戴口罩前不刮胡子
会大大降低防护效果
即使一两天不刮胡须
也会降低口罩的保护作用

研究显示
与每天干净彻底剃须者相比
剃须马虎的参试者
面部毛发导致口罩漏气的几率
会增加20~1000倍

道理其实也挺浅显:
口罩覆盖区域及周边的
面部毛发(胡子和鬓角等)
会影响口罩的密封性

“漏气”会使空气中的
病毒、病菌、污染物等乘虚而入
使口罩失去应有的过滤作用
所以
不刮胡子戴口罩就形同虚设

武汉肺科医院重症医学科陈国玺医生解释,口罩和面部的空隙大于1mm都会影响密合性,因而降低口罩的过滤效能。为了保证口罩和面部的密合性,肯定需要刮胡子。“我们临床男医生尽量把胡子刮干净,那种老中医式的长胡子是不合适的。”
那么,戴口罩还有哪些误区呢?
咱们再来梳理一下
1
多戴几层口罩防护力更强
不在于戴几层,关键是戴得对!
其实说明书写得很清楚,“牢固按压鼻夹,形成良好的密合性”,这点非常重要,若无法取得和面部很好的贴合,就不要进入污染区。
最严格的是要戴头套做密合性测试,不断调整直到闻不到苦味剂味道为止。如果在里面戴口罩后再套N95,密合性被破坏,防护等于白做,还会加重呼吸困难。
2
口罩能洗洗再接着用
不能啊!
口罩一般是无纺布+过滤层+无纺布的结构。中间的过滤纤维必须在保持干燥的情况下才能依靠静电吸附能力而产生过滤作用,所以医用口罩都会加上一层防渗透层,防止被口水或者体液飞溅来保护中间的过滤层。
因此水洗或喷洒消毒液、酒精,甚至加热等方式,只会破坏口罩的防护性,得不偿失。
3
病人戴有呼吸阀的口罩
不可以!
肺科医生平时都鼓励病人戴口罩,这样不管是说话、咳嗽、打喷嚏产生的飞沫都会少很多,极大地降低周围空气中的细菌或者病毒的载量。
带有呼吸阀的口罩对病人来说不合适,因为只是单向防护,不能阻挡飞沫的喷出,还是会造成疾病传播。
说到这里,你以为戴好口罩就万无一失了?
除了必须刮干净胡子,陈医生还表示,很多人所谓的“戴好口罩”,只做对了一半。
研究发现,只有戴口罩还有做好手卫生才有效果,单独戴口罩,没用。
整个完整的戴口罩过程应该是
正确洗手
↓
正确戴口罩
↓
正确摘口罩
↓
正确洗手
注 意
摘口罩同样重要,不要潇洒地从前面一把拉,一定不要碰口罩,要拎着耳带取下来,然后洗手,洗手,洗手!
此前,钟南山院士也曾亲自示范如何摘口罩,并强调,摘口罩时一定不要用手直接接触口罩的外表面。

家人之间要先互相检视掌握好了洗手方法没有,如果没有,务必对照各种教学视频学起来。在没有水洗手或者洗手不方便的情况下,建议随身携带免洗洗手液。
洗手需要用流水,冲洗20秒以上。不用刻意记时间,可以边洗手边唱歌,唱两遍生日快乐歌就差不多了。
来源:广州日报、武汉晚报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